
TPP協議或將損害美國鈦企利益
美國鈦金屬公司(TIMET)發言人稱,一項貿易協議將免除目前鈦材進口15%的關銳,這將對美國鈦生產商及國家安全造成極大負面影響。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提出的免除關稅將使發展蓬勃的日本海綿鈦業迅速入侵美國市場,阻礙美國海綿鈦產業的未來發展。
日本還未加入目前的TPP談判,TPP成員現包括美國及其它10個國家,但今年7月日本將參加TPP談判會議。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資料顯示,2012年日本是美國最大海綿鈦供應國,總供應量為18900噸(4170萬磅),占美國海綿鈦總進口量的56%;海綿鈦總價值約為2.41億美元,2002年為3300萬美元,十年間漲幅超過7倍。
美國大型海綿鈦生產商包括:精密鑄件公司旗下鈦金屬公司(TIMET)及阿勒格尼技術有限公司(ATI)。另一家美國大型軋材生產商RTI國際金屬有限公司不生產海綿鈦,所用材料均購自外部公司。這三家鈦生產商均購買進口海綿鈦。
TIEMT公司在亨德森地區擁有一家海綿鈦廠,過去五年來所用的海綿鈦超過35%購自日本及其它國家。TIMET發言人稱,20世紀90年代前蘇聯的鈦生產商向美國大量輸入海綿鈦,導致美國市場受到嚴重破壞,大批美國鈦企倒閉,是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出現的最嚴重的危機之一。自那之后,TIMET成為美國僅存的海綿鈦生產商,即便如此其海綿鈦產量僅占其產能的40%。
自2004年以來,全球海綿鈦產能已增長至174500噸,漲幅超過163%。鑒于在全球市場中,日本海綿鈦生產商同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及中國的海綿鈦生產商目前的競爭情況,關稅的取消將使日本更進一步走入美國市場,對美國海綿鈦生產施加更大壓力,這或將迫使美國海綿鈦生產商不再增加其海綿鈦產能。關稅的取消將威脅美國海綿鈦生產的商業可行性,而對日本軋材實施免稅也對美國鈦業產生巨大威脅。
此外,美國海綿鈦生產商被要求遵照法律在國家緊急狀態對國防用鈦實施優先原則。免稅政策將威脅鈦供應安全,增加非國防軍用市場對國外海綿鈦生產商的依賴。一旦美國國內海綿鈦生產廠被關閉,短時間內重啟是有困難的。認證國防用海綿鈦的工作也需花費數年時間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