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色金屬外貿保持增長趨勢
2012年上半年,在全球經濟依然低迷的大環境下,國內外市場均出現了需求不旺的局面。但我國有色金屬外貿卻逆勢而趨,保持增長態勢。
據海關統計,2012年上半年我國有色金屬產品(不含化工和鐵合金產品)實現進口額570.47億美元,同比增長5.30%;出口額350.01億美元,同比增長26.08%;外貿逆差220.46億美元,同比減少43.69億美元(或-16.54%)。2011年及2012年上半年主要有色產品外貿額(億美元),數據如表顯示:

注:外貿差額正值為外貿順差,負值為外貿逆差。
上半年,中國鈦產品主要是鈦材及鈦制品的出口,達到6026噸;同比增長58.64%;鈦錠和海綿鈦出口3581噸,同比下降32.24%。
進口方面,鈦精礦進口量達到173.491萬噸(實物量),同比增長44.14%;鈦材進口2699噸,同比下降52.76%。
上半年,我國鈦產品主要出口目的地為美國(4888萬美元)和中國臺灣地區(2625萬美元);進口來源地主要在日本(5796萬美元)和美國(3941萬美元)。
從外貿量看,有色金屬類產品由于國內市場的供應充裕、甚至過剩,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抑制了大多金屬產品的進口,且國內外比價不高,金屬出口量多數也出現了下降。與此同時,在國內冶煉產能擴張和金屬產品需求不振的綜合影響下,原料進口增減不一,但大多數有色金屬原料進口保持增長態勢;盡管國內加工產品的競爭力不斷提高,但受國際市場需求不振的影響出口阻力加大,多數產品的出口呈現下降態勢。
2012年,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經濟恢復依然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且國內外市場需求仍不見明顯好轉。預計,下半年有色金屬原料(包括礦產品和金屬廢料)的進口會在冶煉產能的繼續釋放和加工費有不同程度提高的條件下,進口量將會繼續增加;金屬產品進出口量的多少,除了國內的剛性需求外,還要看市場因素(供應、比價和金融等)的綜合作用;有色加工材和制品的進口將穩中有降,多數加工產品的出口逐步轉好。2012年我國有色金屬的外貿形勢將略好于上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