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海綿鈦:而今邁步從頭越
"十五"期間,我國海綿鈦產能在"九五"基礎上增長五倍,2005年遵義鈦業海綿鈦產量連跨4000噸、5000噸、6000噸、7000噸大關,連續刷新我國海綿鈦生產的歷史紀錄,我國已成為世界第四大鈦工業生產國。回顧"十五",我國鈦工業發展是"雄關漫道真如鐵",展望"十一五"--
撕下2005年最后一天的日歷,敲響2006年新年首日的鐘聲。"十五"期間我國海綿鈦產能在"九五"基礎上增長五倍,遵義鈦業萬噸海綿鈦產能形成。2005年遵義鈦業海綿鈦產量連創我國海綿鈦生產史的新紀錄。經過40多年的奮斗,海綿鈦產業鑄成規模經濟,我國已成為世界第四大鈦工業生產國。2005年12月上旬在遵義召開的我國萬噸海綿鈦冶煉工藝技術研討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鈦業分會會長曹春曉說,2005年是中國鈦業人最值得驕傲的一年,遵義鈦業為中國鈦工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這一年在我國鈦工業的發展史上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1965年5月,黨中央及冶金部決定將遵義鈦業海綿鈦建設規模擴大到1000噸,一次建成,但實際建成只有800噸。當時美國、日本等國鈦廠的規模也只是千噸級的。正是這一規模,使遵義鈦業海綿鈦產能一直坐在"共和國之最"的寶座上。一路艱辛一路歌,作為國內最大的惟一的海綿鈦全流程生產企業遵義鈦業自建廠以來,發展步履十分艱難,不斷完善海綿鈦生產工藝,到2000年先后淘汰了1.7噸、3噸海綿鈦爐,全面采用了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5噸聯合爐生產工藝,鈦年產能從800噸增加到2000噸,我國海綿鈦產能終于在漫漫的35年征途中艱難地突破2000噸大關。而同時期同規模發展海綿鈦工業的日本、美國的產能早已從1000噸躍上了1萬噸、兩萬噸以上的臺階。我國鈦業人為此焦慮、為此彷徨,也為此內疚。肩負我國海綿鈦工業發展重任的遵義鈦業人更為此感到汗顏,決心做大做強做優中國的海綿鈦工業,樹立了求實圖強的企業精神,強鈦報國的雄心大志。
遵義鈦業人深知鈦是被譽為繼鐵、鋁之后,必將崛起的第三金屬。如何讓"第三金屬"在我國崛起,是新一代遵義鈦業人肩上的重任。"十五"計劃第一年即2001年以來,"鈦"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優越性能已凸現而出。遵義鈦業伴隨"鈦"的崛起,在新世紀短短的幾年時間里,在前35年(1966年~2000年)的基礎上海綿鈦產能大幅增長,由2000噸快速增長到10000噸,為"共和國之最"增添了新的光彩。
回眸"十五":海綿鈦產量逐級跨越新臺階,實現量的新飛躍,2001年首次實現2000噸達產達標,生產2300噸。2002年、2003年、2004年年產量均超過3000噸。2005年連續突破4000、5000、6000、7000噸,形成萬噸產能,使我國海綿鈦年總產量在2004年躍上4000噸大關的基礎上,連續創造新的紀錄。量變引起質變,正是產能邁上萬噸級大關更加奠定了我國在世界海綿鈦工業領域的地位。"十五"是遵義鈦業的騰飛,"十五"是貴州鈦業的驕傲,"十五"是中國鈦業的輝煌。
回眸"十五":海綿鈦工藝創新實現突破,2001年3月1日,遵義鈦業自己設計、研制生產出了我國第一爐"倒U型還原蒸餾8噸聯合爐"海綿鈦產品,標志我國海綿鈦工業技術已躋身國際先進水平,這是我國海綿鈦工業發展史上新的里程碑。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張國成等9位專家認為,8噸爐工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為國內首創,處于國際先進水平;2001年3月23日年產5000噸級海綿鈦高新技術產業化示范項目在北京正式通過中國工程院的論證,國家計委將該項目列為國家高技術發展示范項目(西部專項)。2001年8月8日,遵義鈦業將已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國家"七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五噸聯合爐"進行工藝改進,提高單爐產量,半年時間內在原有廠房新建4套五噸聯合爐生產系統并順利投產,使海綿鈦產能新增1000噸,創造了國內海綿鈦建設投資少、見效快的奇跡;2004年10月1日,總投資近兩億元的國家高技術產業發展示范項目(西部專項)5000噸海綿鈦項目竣工投產;2004年11月3日,直徑2400毫米無篩板沸騰氯化爐試產成功,標志我國沸騰氯化爐生產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對促進我國從有鈦資源大國向鈦產業大國轉化具有深遠的意義。2005年,遵義鈦業借改革發展之風,揚市場潛力之勢,憑借自身擁有的海綿鈦技術實施新增4000噸海綿鈦工程,年末全流程工藝已形成萬噸海綿鈦配套產能,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幾家萬噸級海綿鈦企業。
2005年遵義鈦業工業總產值、銷售收入雙雙突破10億元大關,年增長3倍以上。利潤、稅金雙雙突破億元,在企業經濟效益增長的同時也為貴州經濟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在2005年12月30日的生產調度會上,遵義鈦業領導對"十五"期間取得的成績自我評價為不簡單、不容易、不值得驕傲。居安思危,知己知彼,方能制勝于市場,"十一五"期間遵義鈦業人立志強鈦報國,為打造世界一流海綿鈦企業而奮斗。
回眸"十五",我國鈦工業發展"雄關漫道真如鐵"。展望"十一五",我國鈦工業發展"而今邁步從頭越"。遵義鈦業正朝著世界一流海綿鈦企業邁進,遵義鈦業人將在"共和國之最"的殊譽里,用智慧鑄就中國鈦工業騰飛的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