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寶鈦 看中國鈦業
“寶鈦”全稱寶雞有色金屬加工廠(集團),(以下簡稱寶鈦集團),位于陜西省寶雞市,并即將入駐拓展后的寶雞高新區,原是國家為滿足國防軍工和尖端科技發展需要,投資興建的國家重點企業。寶鈦集團經過30多年的努力,現已發展成為世界上屈指可數的、以鈦為主的稀有金屬加工企業,被譽為“中國鈦城”。其主導產品鈦及其他稀有金屬材料廣泛應用于航天、航空、艦船、核工業、化工、電力、醫藥品及海洋工程、地熱工程、制冷工程、體育、旅游等領域。
快速崛起的“中國鈦城”
中國是世界上包括美國、俄羅斯、日本在內的4個擁有完整鈦工業系統的國家之一,寶鈦集團作為中國最大的鈦工業生產基地,它的發展代表著中國鈦工業的發展水平和發展方向。
據寶鈦集團廠長辦公室主任任革凡介紹,寶鈦集團從上世紀60年代創業,歷經改革、創新、發展的變遷,產品由軍用轉向民用,填補了民用品的空白。企業的市場和規模不斷擴大,實現了產品結構和技術的升級換代,鈦材產量和銷售收入取得了較大增長。目前,寶鈦集團是我國裝備最先進、最完善的鈦業企業。
寶鈦集團在做大做強企業的同時,不斷延伸產業鏈,通過引進、消化和改進技術,建立技術研發中心,重點發展鈦金屬復合材料、合金材料、各類型材及前端產品,開拓鈦金屬材料的應用領域,形成了以鈦為主,包括復合材料、難熔金屬生產線、裝備設置制造及深加工等十大生產系統。在寶鈦集團的帶動下,目前,在寶雞市已形成了以鈦材加工銷售為主的有色金屬冶煉加工產業群,有100多個企業從事與鈦材有關的產品生產和銷售服務工作。寶鈦集團對寶雞市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帶動作用。
寶鈦股份于2002年在上海成功上市,為寶鈦集團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寶鈦集團形成了以上市公司為龍頭,實現產業協調發展的新機制。任革凡介紹說,寶鈦集團通過集團化改造,目前,已擁有包括寶鈦股份在內的8個控股公司、5個全資子公司和10多個二級生產經營單位。企業呈現出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2004年生產鈦材3800噸,年銷售收入突破10億元。寶鈦集團為中國鈦工業繁榮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用企業文化和理念提升企業品牌
企業理念和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發展的靈魂,優秀的企業離不開良好的企業文化和理念。寶鈦集團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尤其到2000年以后,寶鈦集團更是將企業文化提到了一個重要的位置。據介紹,2002年寶鈦集團專門從北京請來了中國企業文化建設委員會的專家,專家通過考察對寶鈦集團的標識、傳播語言、行為規范等都做了比較成功的設置,使企業的文化提升了檔次。2004年10月寶鈦集團企業文化促進會被評為全國企業文化先進單位。
寶鈦集團的發展理念是“以上市公司為龍頭,以寶鈦品牌為依托,整合資源優勢,建成國內最大的鈦業生產基地”。2004年又提出了“大寶鈦”的發展理念,形成文化、品牌、戰略三位一體的企業理念,立志將寶鈦的品牌做大做亮。
寶鈦集團宣傳部部長賈田告訴記者,以后所有寶鈦集團的產品都可以用同一品牌,這樣不僅能改善企業的外部環境,也能使企業的品牌效應得到良好的發展。讓更多的人認識鈦,了解鈦,使用鈦。
賈田說,寶鈦集團有36種主要產品是采用國際先進技術標準的,寶鈦已建立了完整的質量體系,1996年通過了ISO9002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近幾年又分別通過了美國RMI公司等多家國際公司的質量體系認證。寶鈦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85%以上,并遠銷歐美及東南亞地區。
發展之路任重而道遠
寶鈦的迅速發展引領著中國鈦工業的發展,但就在寶鈦發展風頭正勁時卻面臨著困境。由于鈦材的原料——海綿鈦的供不應求,使得寶鈦的發展速度受到了嚴重的制約。
任革凡說,目前我國海綿鈦的生產廠家主要是遼寧撫順和貴州遵義兩個鈦廠,年產量僅為4000噸,國內市場缺口約為5000噸。一方面我國鈦工業發展迅速,對海綿鈦的需求旺盛;另一方面海綿鈦供不應求,使得鈦材的價格不斷上漲,2004年為5.2萬元/噸,到2005年已經是12.5萬元/噸。任革凡說,我國鈦礦藏排名世界第一,但鈦的開采量卻居世界第三,由于海綿鈦的技術加工難度大,投資成本高,使得海綿鈦產量難以滿足市場需求。
寶鈦集團為解決原料短缺問題,主動和海綿鈦廠家搞好關系,啟動全國的銷售網絡,向用戶和廠家回收殘料,要求企業人人抓原料。“在國內的原料無法滿足需求的時候,還得依靠進口解決問題。”任革凡說,“目前寶鈦正在積極探索一條能根本解決原料不足的途徑。”如此嚴峻的發展任務落到一個企業身上似乎太重,但寶鈦責無旁貸。
任革凡說,寶鈦集團近期的發展目標是,到2010年,企業鈦材產量突破5000噸,實現年銷售收入30億元,出口創匯6000萬美元。寶鈦作為中國最大的鈦業基地,的確是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