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召開第十六屆學術年會
寶鈦集團第十六屆學術年會,于12月26日在實驗中心學術報告廳舉行,公司總工程師高頎,副總工程師張延生、佟大新、石明柱、王韋琪、宋晉以及公司各單位的110余名科技人員代表參加了會議。
公司學術年會每兩年舉辦一屆,由科協辦公室與科技部共同承辦。征文工作從3月份開始7月底結束,共收到26個單位送交的論文267篇。提交的論文反映了第十五屆年會以來,公司在生產、科研和應用等方面的新進展以及取得的成就。
為做好年會論文的評審工作,公司成立了由高頎為組長的年會評審委員會,成員由公司各專業的副總、教授等18人組成。評委會對年會征集的論文進行了認真嚴格的分組評審,經年會評委會評審,實際錄用263篇,并從中選出“鐓粗變形工藝對TC18組織性能的影響”、“大型真空等離子焊箱的設計與研制”、“基于DCS模式的控制系統在真空自耗電弧爐上的應用”等24篇論文進行了大會交流探討。
會上,公司總工程師高頎代表公司領導對近年來公司科技人員在企業科技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和做出的突出貢獻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時也對新形勢下的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他說,科技工作者要具有科學、嚴謹的態度和意識,要具有與時俱進、勇于開拓創新的能力。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要養成良好的工作作風和習慣,共同拼搏進取、團結協作。同時科技工作者要具有加強學習,追求新知的能力,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增強學習的緊迫性和主動性,根據自身條件,結合本職工作,著眼于未來發展和實際需要。尤其是青年科技工作者要強化專業知識的學習,強化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工作中的能力培養,虛心向有經驗的科技工作者學習,向實踐學習。要多寫論文,通過論文將實踐工作再轉化為理論并且多參加學術性的交流活動,通過交流不斷的學習,在學習中長見識、在實踐中增才干。
副總工程師、質量部主任張延生受組委會邀請,做了題為“金屬鈦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大會報告,介紹了國際國內鈦工業發展的概況及鈦在建筑工程、體育用品、生物用鈦、鈦五金、餐飲用鈦、和個人飾品等民用領域的廣泛應用。
張延生還對第十六屆學術年會總體情況進行了總結。他說:本屆年會的論文從數量上比前兩屆多,論文能夠圍繞公司科研生產實際,總結在科技創新、科研成果轉化、生產設備和工藝更新改造等方面取得的新成就、新經驗,觀點鮮明,內容充實。許多作者能夠把自己的工作經驗上升到理論高度,反過來再推動實際工作的開展。參加學術交流活動的年輕人越來越多,說明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正在公司生產科研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希望通過這樣的交流,能夠為公司科技工作者搭建一個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科技創新平臺,在企業中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學術氛圍,為寶鈦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